侵犯者會是什麼人?
- 對兒童及青少年進行性侵犯者不一定是陌生人
- 護苗基金及其他國家的研究結果顯示,侵犯者大多數是兒童熟悉或經常接觸的人,例如:父母、兄長、親戚、長輩、朋輩、鄰居、家人的朋友、保姆、家傭、老師、教練等
- 男女都有可能是侵犯者
- 不一定有骯髒、猥瑣的外表,有可能是文質彬彬或道貌岸然的人
侵犯者會用什麼手段?
- 他們的手段包括:討好、哄騙、利誘、恐嚇、威脅或暴力
- 通常侵犯者會預先選定「侵犯對象」,然後開始「鋪排」(國外的專家把這個過程稱為“Grooming”)。「鋪排」即憑藉各種機會接近、討好「侵犯對象」,同時成功地獲得「侵犯對象」/或其家人的信任。等到「侵犯對象」完全信任自己並且非常喜歡自己時,才下手侵犯!
- 要防止兒童被蹂躪,必須提高「性侵犯警覺」,留意是否有人在對某兒童進行「鋪排」。及時提示「鋪排者」及盡量斷絕兒童與「鋪排者」見面,則能避免一場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悲劇
- 日常生活的地方,例如:家中、學校、校車
- 公共交通工具上,例如:巴士、港鐵、小巴
- 遊玩的地方,例如:公園、朋友家
- 兒童上學習班的地方,例如:補習社、游泳池
1. 第一部曲: 認識自己的身體
- 教導兒童認識自己的身體
- 認識人體私人部位的名稱
- 強調兒童也有權保護自己的身體,尤其是私人部位
-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— 不應去看或觸摸他人的私人部位
2.第二部曲:分辨「好」、「壞」接觸
- 教導兒童分辨「好的接觸」、「壞的接觸」和「唔清唔楚的接觸」
- 「好的接觸」:令人感到安全、開心,例如握手、拍膊頭
- 「壞的接觸」:令人感到不舒服、不安或不妥,例如扯頭髮、打人、摸別人的私人部位
- 「唔清唔楚的接觸」:令人感到不安、困惑,例如非善意亦非惡意的摸別人的身體;似是而非的觸碰別人私人部位
- 無論是成年人或兒童,都絕不可對人做「壞的接觸」和「唔清唔楚的接觸」
- 教導兒童一旦有人對他們做「壞的接觸」和「唔清唔楚的接觸」,要馬上說:「唔得!」,即刻走開,告訴自己信任的大人
3.第三部曲:表達自己的感覺
- 鼓勵兒童表達自己的感覺、感受和意見
- 教導兒童要信自己的感覺:舒服/不舒服?妥/不妥?要知道自己有權拒絕感覺不舒服/不妥的身體接觸
- 當別人的觸摸或行為令自己感到不安時,應馬上說:「唔得!」,即刻走開,告訴自己信任的大人
- 如果大人不相信,叫兒童不要氣餒,繼續告訴給另一個大人,直至有大人相信